同舟共济 抗洪救灾 他们在行动!
来源:车市风景线    时间:2023-08-05 15:09:24

这两天,北上的台风“杜苏芮”疯狂的肆虐,大面积的暴雨导致全国多地发生特大的洪涝灾害,其中京津冀水灾情况特别严重,这场突如其来的不测风云,牵动着亿万同胞的内心,又到了团结一致抗击灾情的时候。


(资料图片)

这次暴雨和洪灾导致京津冀地区人身财产损失特别严重,目前,洪涝严重地区河北涿州受灾人数更是已经超过13万人,仍有不少群众被困,各方救援力量正在紧急支援,克服种种困难,不断救出被困群众。

此次,为了驰援灾区,众多车企也纷纷捐款捐物伸出援助之手, 其中不乏传统车企和新势力车企。

8月1日,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以及经销商合作伙伴,通过“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决定向奋战在防汛抢险一线、保障城市运行的青年志愿者及广大工作人员捐赠防汛救灾“应急关爱包”,包含雨具、应急光源、消毒用具等防汛必备物资以及水和食品等生活必需品;

同一天,理想汽车向北京市慈善协会捐款2000万元,用于开展紧急救灾,包括灾后基础设施修缮,以及困难家庭救助等领域的工作,全力支持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8月2日,比亚迪向中国慈善联合会捐赠2000万元,用于紧急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比亚迪表示将持续关注灾情,与灾区人民共渡难关;

8月2日,小米公益基金会紧急捐赠2500万元,用于保障北京、河北受灾群众的人身安全、采购紧急救灾物资和救援设备,帮助灾后重建工作;(鉴于小米之前宣布已经正式进军汽车领域,也可算作车企。)

8月3日,宝马中国紧急捐赠1500万元驰援北京防汛救灾;

8月3日,长城汽车向红十字会捐款2000万元,用于灾区救援、重建等工作。灾情后已第一时间推出六大关怀行动,旗下多个车友会参与救援;

8月3日,长安汽车携旗下品牌及合作伙伴共同捐赠2000万元驰援受灾地区;

8月4日,奇瑞汽车决定向灾区捐赠2000万元,用于灾区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等各项工作;

8月4日,李书福公益基金会携手吉利控股集团及旗下各品牌捐赠5000万元,支持北京大学灾后建设,并积极为灾区的北大学生提供帮助,共渡难关。

众多车企捐款捐物,体现了有担当的责任车企在表现正能量和国家人民有难之际大义凛然的深刻态度,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

1. 积极向善:车企捐款捐物展现了企业积极向善的一面,表明他们对于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担当。在面对自然灾害时,车企能够迅速行动,提供物质和经济援助,为受灾地区提供帮助。

2. 关注员工和社会:车企捐款捐物不仅仅是为了救助受灾地区,也是为了保护和关心自身的员工和社会。洪灾可能导致车企员工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受到影响,捐款可以帮助员工渡过难关,同时也体现了车企对社会的关心。

3. 企业形象提升:捐款捐物可以为车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公众对其的认可和好感。在公众心目中,企业不仅仅是追求经济利益的组织,还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通过捐款捐物,车企可以向公众传递出积极向上的形象。

4. 长期救助和支持:捐款捐物只是车企参与救灾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在救灾后期能够提供长期的支持和帮助。车企可以通过维修和捐赠车辆、提供工作机会等方式,为受灾地区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帮助。

总之,此次京津冀洪灾中各大车企的捐款捐物是一个积极的行动,体现了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和关心。然而,捐款捐物只是救灾的一个方面,车企还应该在灾后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帮助受灾地区实现灾后重建。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车企之外,社会各界其他企业也在捐款捐物,共同支援灾区,例如:京东、网易、阿里、字节、腾讯、茶百道等等等等……,数不胜数,捐款总额也已经成为了天文数字。其实还有很多默默无闻鲜为人知的企业也在贡献力量,大家齐心协力,共拥一片天。因为其中有些更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都是同根生,亲情更浓于一切。之所以今天激动的落笔写下这些企业的善良和帮助,是想让更多人知道,更多人看到。现在不应该是做好事不留名的年代,好事要传千里,大家传颂,让优良传统得以发扬光大,让中华大地铺满善良之举,因为我们同为中华民族,在任何灾难面前,我们中华民族是非常团结一心的,是无法被打倒的!

据央视新闻了解到,目前台风暴雨也影响到了东北三省和黑龙江大部分地区,“牡丹江2023年第1号洪水”已形成,黑龙江再发暴雨红色预警,哈尔滨防汛警报也已经拉响,面对无情的暴雨和洪涝,大家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加强防范,克服困难,共渡难关。关于京津冀水灾救援及后续企业捐赠情况,不久可能还会有更多的企业和各界人士参与到捐款捐物的行动中来,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最后,风雨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此次英勇抗击洪灾的过程中,不少救援队员甚至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我们应当致敬抗灾救灾一线的所有人员,致敬泄洪区做出重大牺牲的所有人民。致敬人民英雄!深深的感恩!

(文中图片来源自网络)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大西洋文化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2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